一、生产安全事故情况
2025年3月,全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,与去年同期持平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9起,1人死亡,14人受伤,财产损失3.69万元。未接报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。
二、安全生产形势特点及问题分析
(一)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得到有效控制,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。与去年相比,全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、受伤人数、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,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,事故得到有效控制,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。
(二)安全生产全覆盖全链条闭环管理工作有待加强。2025年3月,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开展明查暗访89人次,但是部分领导对行业领域问题隐患判定标准不熟悉、不掌握,检查时查找不出问题,发现不了重大隐患等问题仍然存在。同时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,对安全重视不足,对隐患整改不够重视,存在侥幸心理。
(三)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。道路交通方面,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,道路基础设施薄弱,交通安全标识不全,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,无证驾驶、酒后驾驶、农用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。建筑施工方面,建筑垃圾随意堆放、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帽、未经培训上岗作业、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,高处坠落、物体打击等事故风险较高。消防领域,企业、场所等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、设备过期,破损、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不畅,电气线路老化、私拉乱接现象严重,部分乡镇还存在森林防火点登记宣传不严格的问题,火灾隐患较大。
三、工作建议
(一)强化责任落实,督促隐患整改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“一岗双责”、属地监管责任、“三管三必须”要求,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、督查和问效。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,通过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、开展安全知识讲座、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,提高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。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,加大安全投入,改善安全生产条件,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更新。严格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,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,定期开展自查自纠,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,做到隐患不消除不生产、不安全不运营。
(二)增强执法能力,紧抓打非治违。加大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力度,充实专业技术人员,优化人员结构。加强对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,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和技能竞赛,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,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,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。同时,严格执法程序,加大执法力度,严保执法成效,加紧排查整治安全隐患,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,“打非治违”形成有力震慑。
(三)深化隐患整改,做好风险防控。持之以恒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闭环管理机制的全面落实。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,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。在非煤矿山、道路交通、建筑施工、危险化学品、工贸、燃气、消防等重点领域,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,建立安全隐患双重交办、督办清零机制,实行“责任制+清单制”管理,确保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范无盲区、无漏洞、无死角。